两会观察:合力描绘美丽中国

发布日期:2015-03-17    [来源:中国水利报 ]  [作者:吴頔 责任编辑:段玲玲]

  “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两词共出现了20多次,两会期间,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分组讨论,抑或接受记者采访,“生态”“环境”在代表和委员口中都是热门词汇。

  “水是生态之基”,说到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水的问题很关键。

  水生态水环境牵动人心

  “我是一个山水画家,画山画水,更爱山爱水,想护山护水。农村水生态的保护需要更多关注。这次带来的提案就是关于水环境保护。”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说。全国人大代表刘正军表示,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环境建设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两位代表和委员的话,反映出一种声音,就是人们对于良好水生态、水环境的诉求。

  水生态、水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生态、水环境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过度、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区域水生态、水环境已经恶化到严重威胁人民生活、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也分析了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成为我国面临的新形势,“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重开发建设、轻生态保护,开山造田、毁林开荒、侵占河道、围垦湖面,造成生态系统严重损害,导致生态链条恶性循环。”

  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水环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意义重大。国家领导重视,代表委员关心,保护水生态、治理水环境成为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美丽”与“文明”离不开水

  据统计,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习总书记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近年来,水利部门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也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作用。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黄蕾颇有感触地说:“我生活在闽江上游,当地政府很重视保护水环境,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坚决制止一些污染企业的违规行为,关闭一些矿山。” “六安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良、物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六安市市长毕小彬则谈了本市的经验。

  “美丽乡村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包含水在内的环境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重点抓好河道沟渠等的美化绿化,开展以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畜禽养殖开展污染防治为主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乡村水域保护和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全国政协委员施耀忠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与水环境治理息息相关。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认为,建设水生态文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重要工作。“转变过去粗放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降低生态环境增加负荷、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必然选择。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应进行合理、适度的修复。”他谈道,“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和环境负荷总量都非常大,而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因此在下大力气治理污染的同时,还要考虑建立一个相应的标准。比如在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适当提高环境治理标准,像北京的污水处理的质量要求就要比其他地方高。”

  从代表委员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建设生态文明和打造美丽中国,水环境综合治理必不可少,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亦不可或缺。这与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的水利工作重点“努力从源头上治理水生态、水环境恶化问题,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生产发展息息相关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相得益彰。

  全民携手共绘美好生态画卷

  “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引起了各位代表委员的共鸣。下一步如何行动?大家纷纷建言。

  谈及京津冀一体化的水生态问题,周潮洪代表说:“京津冀三省市应共同努力,实行跨区域联合治水、协同治水。此外,还应建立政策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水质监测机制和考核制度、联合执法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实现区域水生态环境共同治理。”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支持在江西开展水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傅琼华代表建议制订水生态补偿试点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将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试点探索结合起来,推进江西水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采取建设生态林、湿地公园,退耕还林及石漠化治理等措施,可以控制面源污染,减少畜牧业带来的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建成一道生态屏障,保护长江这颗明珠。”张洪委员建议,长江上中下游沿线城市都要携起手来,一起建设保护母亲河的生态屏障。

  “设立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管理办公室,整合国家和自治区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相关科研机构,成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科研联盟。”董恒宇委员认为,呼伦贝尔地区应研究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陆桂华委员建议,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都要融入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构建健康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省市携手、部门联动、地区协作,是代表和委员关于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不约而同的观点。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对水生态、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就越高,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任务就越重,这就需要多方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放眼未来,诚如许钦松委员所说:“我国有这么多美丽山水可以入心入画。良好生态这幅‘画’一定能通过社会各界相互助力合作,共同完成!”

Powered by AKCMS